除了从战略研究上重视中国的海军发展之外,美国海军已经在实质上开始考虑如何与迈进蓝水的中国海军相处。美国海军专家认为,这种相处必须是采取遏制和防范为主要战略,并且辅助以必要的接触和情报交流。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2005年1月份,随着美国海军“休斯顿”号战术核潜艇即将驶入关岛基地,美国在关岛基地启动新的防卫计划。这个计划包括在关岛基地长期部署的攻击型核潜艇数量从现在的3艘,提高到10艘左右。同时,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进驻关岛,也只是时间问题。关岛有安德森空军基地的大型跑道,驻扎有B52轰炸机编队,直接控制中国进入西太平洋的第二岛链。同时关岛靠近北马里亚纳群岛轰炸机靶场,该靶场是206公顷的小岛,位于塞班岛以北大约45千米处,是军方在西太平洋唯一的实弹训练地点。由于目前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只有一艘航空母舰驻扎在日本,因此美军认为:由于中国军方正在大力发展打击航母的武装技术,而一艘航母不足以阻碍中国海军进入蓝水。而美国媒体甚至表示,中国考虑在未来建造一艘以上的航空母舰,“我们知道他们一直在研究航母,研究如何打击航母,也研究如何造航母。”
曾任美国驻华武官,现为东亚安全事务顾问的埃里克·麦克华登把美军这种部署的理由推向了极致,他在出席夏威夷海军评估会议时表示,中国正在投资100亿美元购买和更新潜艇,并采购装备有现代化反舰巡航导弹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中国正将其水面舰艇变成一支真正的现代化舰队。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印度;印度航母印度军方在积极打造航母战斗群的同时,还在加强海上核打击力量建设和对印度洋的监控,并装备先进战机和预警机,以提高联合作战能力,加速打造“蓝水海军
通过威慑形成“力量均势”
印度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大的专属经济区。进入21世纪后,印度加快了推进“印度洋控制战略”步伐,在通过政治、经济、外交等方式增强其在印度洋影响力的同时,把海军建设和发展作为实现“远海歼敌”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一是针对印度洋地区,具备绝对军事优势,要有能力战胜对手;二是强调保持“威慑”能力,即通过威慑形成“力量均势”,一旦爆发战事,能够有“远海歼敌”能力。
多管齐下构建攻坚力量
印度实施的“三航母战略”,主要依靠现役“维拉特”号航母、购买并改装俄制航母以及自建一艘航母来实现。但“维拉特”号将在2010年左右退役,印度就此宣布将增加建造一艘国产航母,于2017年之前装备海军,以保证“三航母战略”延续。
为适应建设“威慑”海军的需要,印度将对从俄罗斯购买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进行系统的现代化改造。印度在2006年已经开工自己建造“蓝天卫士”,并计划在2012年正式服役,而第三艘航母将在2010年开工建造,2017年进入海军服役。届时,印度将拥有3支航母战斗群,使其海军作战能力大大提升。据外刊报道,印并不满足只是自行建造一艘航母,可能再决定自行建造两艘,这意味其未来将可能拥有更大的航母战斗群。
加强“三位一体”打击力量
据悉,印度还加紧进行以核潜艇和潜射导弹为核心的海上核力量建设。印海军新学说就是强调要发展海基核力量,特别是战略核潜艇和海基弹道导弹。印度海军曾透露其目前已提出实施一项为期22年的海军现代化建设项目,准备投资600多亿美元以全面升级其水面舰船、潜艇以及海军飞机等。国际评论认为,在未来数年内,印度海军将进入一个舰艇高升级和高淘汰的时代。据英《简氏防务周刊》报道,印计划在2012年前淘汰至少百分之七十的主力战舰,使远洋战舰跟近岸战舰的比例达到6∶4,这将使印度海军海上防线会在现有基础上向外大大推进成为实力雄厚的远洋舰队。届时,印海军将有可能成为世界第6个拥有陆、海、空“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国家,从而建成一支以“航母加核武”为特征,既能全面控制印度洋又能走向太平洋的“蓝水海军”。
不断增强远程监控能力
外电新近有评论指出,近年来印度海军力量在不断加强舰艇装备建设的同时,还积极加强对印度洋地区的监控和向海外拓展势力。为此,印度海军把对外采购舰载战斗机与预警机提上日程,以提升海军的联合作战能力。
此外,为提高远洋作战和保障能力,印度还十分重视加强远洋舰队的支援基地建设。而印度海军建设的重点则是在印度洋地区的“力量投放”上,为推行这一计划,印度海军还积极参与国际军事合作,以进一步增强其参与力量,从而建设一支具有强大威慑力量的“蓝水海军”。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