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分离;由于生物碱在植物体内常与有机酸(如咖啡酸、枸橼酸、草酸等)结合成盐,所以生药粉末可以直接用乙醇、稀乙醇(60%~80%)、水或稀酸(一般用0.5%~1%硫酸或乙酸)浸泡、渗漉或加热提取生物碱。提取液蒸去水或乙醇后,所得的胶质用2%左右的稀酸提取生物碱。如果用稀乙醇提取,则提取液加酸酸化后滤清酸水,用乙醚、氯仿洗去油脂,酸液用氨水、碳酸钠或石灰溶液碱化,游离出的生物碱分别用乙醚、氯仿提取即得总生物碱。如果含有水溶性生物碱,则留在溶剂提取后的水溶液中。这个方法提取的生物碱含杂质较多,但较为经济、安全,适合用于工业生产。也可将稀乙醇提取液通过大孔树脂柱吸附,然后用水洗净柱体,再用稀酸洗脱,浓缩后得到总碱。
弱碱性生物碱在植物体内往往以游离态存在,因此可用苯、氯仿等有机溶剂直接提取,强碱仍以盐的状态留在植物体内。水溶性生物碱和季铵碱不能被一般有机溶剂从水溶液中提出,可先将溶液酸化后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也可用丁醇或戊醇等从碱水溶液中萃取。挥发性生物碱(如黄麻碱)可以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而容易升华的生物碱(如茶叶中的咖啡碱)可以用升华法提取。现在超临界流体提取也在国内开始应用,如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从延胡索中萃取延胡索素、从洋金花中萃取东莨菪碱等。
上述方法提取所得的总生物碱,应先用薄层层析检测含多少生物碱、各组分的大致比例,然后再选取各种层析法分离与纯化。
分类;生物碱一般按化合物结构类型或生物合成途径进行分类。 一些常见的生物碱结构类型如下:
(1)异喹啉类生物碱,异喹啉类生物碱是生物碱中最大的一类,以异喹啉或四氢异喹啉为母核,根据连接基团的不同,又可分为九类:单异喹啉类生物碱,如鹿尾草中的降血压成分鹿尾草碱;
(2)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异喹啉核的1位接有苄基,如阿片中的解痉成分罂粟碱;
(3)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两个苄基异喹啉在酚羟基位置以醚键方式相连,如莲子芯中的莲心碱;
(4)阿扑芬类生物碱,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两个苯环相连组成的四环化合物,如千金藤碱;
(5)原小蘖碱类生物碱,为两个异喹啉的稠合,如黄连中所含的抗菌成分黄连素;
(6)普鲁托品类生物碱,含羰基的小蘖碱开环化合物,如延胡索中的普鲁托品;
(7)吐根碱类生物碱,异喹啉环带苯骈喹啉啶环,如吐根中治疗阿米巴痢疾的有效成分吐根碱;
(8)α-萘菲啶类生物碱,如搏落回中的血根碱;
(9)吗啡类生物碱。
2、喹啉类生物碱
喹啉类生物碱的母核是喹啉环,其中最重要的一类是金鸡纳生物碱。
3、吡咯烷类生物碱
(1)简单的吡咯烷生物碱,如古柯叶中分离出的液体生物碱古豆碱、新疆党参中的党参碱;
(2)双稠吡咯烷类生物碱,由叔氮稠合两个吡咯烷而成,如阔叶千里光中分得的阔叶千里光碱;
(3)吲哚里西定类生物碱,以叔氮稠合吡咯烷与哌啶环而组成的吲哚里西定环,如白牵牛碱;
(4)莨菪烷类生物碱,由吡咯烷与哌啶骈合而成的杂环,常见的是与有机酸成酯的阿托品类生物碱;
(5)百部生物碱,百部根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大多含有吡咯环,因此也纳入吡咯烷类生物碱。
4、吲哚生物碱
以吲哚环为母核的生物碱,如治疗白血病的高效药物长春新碱等。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