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唐钧称:“这样的状态在我国一直存在。比如,老年人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阶段只好去养老机构,但这类养老机构的费用基本都在每月3000元以上,而企业职工每月的平均退休金不过2000元左右。”
“事实上,1万美元是一个国际标准,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来看,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入到人口老龄化进程阶段,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中国在远未达到这个经济水平之前就已早早地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保险集团研究员崔鹏称:“我国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够,但已在抓紧调整。比如,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对个人养老保险实行税收优惠是比较普遍的做法,其意在于鼓励公民主动购买养老险,以增强公民自我养老的经济能力,而我国通过长时间的酝酿也终将在2015年启动这类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2]
银发贫困 - 应对措施
中国一直在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就在2014年8月底,财政部还曾下拨24亿支持养老服务市场化试点,但是,如何能够使老年人潜在的需求变成实际的有效需求,现在还缺乏一些有效的办法。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