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式的超越,就是从研习父亲的创作开始,从中汲取艺术的应验,根据自己的天资和生活阅历,最终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像作为李可染大师的儿子和学生的李小可,在受到父亲影响的同时,没有完全遵循可染大师的创作模式,而是师其心而不蹈其迹,他的山水画创作展示出新的艺术格局。李苦禅的次子李燕,自幼跟随父亲学画,继承家学,功底深厚。他的画题材广泛,也不拘泥一种风格;而他的人物与动物画则独具人格化,开创新风。
而突破式的超越,是“艺二代”们不追随父辈,而是另辟蹊径,最终试图完成对父辈的超越。例如靳尚谊是中国新时期油画领域的领军人物,而他的儿子靳军的艺术之路则相对多元,他是央美设计学院的教授,目前正经营着久画廊;周春芽是当代艺术“四川画派”的重要代表,女儿周褐褐主攻的方向则是服装设计。
虽然艺二代现在成就有限,与父辈有很大差距,背负着种种压力,但是他们依然执着的走在艺术之路上,这是值得我们鼓励和学习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艺二代都有志于艺术的突破,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凭借着父辈的光环在艺术圈里占据着一席之地。[2]
艺二代 - 优势
资深艺术评论人江维全则指出“80后”“艺二代”有别于传统“艺二代”的优势,在观念上。首先,由于西方当代艺术思潮不断涌入,‘80后’‘艺二代’可以抛却传统小作坊式的‘家学’、‘父传亲授’模式,他们有多元化的艺术观念吸收途径,如网络、手机、新媒体等,也对他们的艺术知识结构产生长远影响。在他们身上,最有可能实现西方现代艺术元素与中国古韵的完美融合。此外,由于社交网络的扩大、交通条件的优越,他们有机会从小就大量接触画界名人和艺坛名家,能够采众家所长—这些优势,既超越了古代的‘艺二代’,又是常规意义上的‘富二代’所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