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一个突出现象就是饮食项目纷纷亮相。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一项中,就有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聚春园佛跳墙制作等近70余项制作技艺。2009年在很多省、市网站上公示的最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也不乏饮食类项目的身影,且很多都是由某生产厂家或商家冠名推荐。
企业推荐,再以企业名称冠名,这样的形式让不少民众和专家产生质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坦言,“对某些饮食项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持保留意见”。冯骥才以某品牌酒为例说:“该品牌酒在打广告时就说,某某酒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荒谬了。酒是物质的,怎么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了?我们应按照文化的规律去做文化的事儿,不能按照经济的规律去做文化的事儿。” 对此,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认为,一些食品,比如全聚德烤鸭、六必居酱菜等都是中国的老字号,有很好的技艺、流程和传统,蕴含丰厚的文化底蕴,它们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