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考生热衷炮制能得高分的“鸡汤”,教师们为了让学生获得高分,在教导考生进行“鸡汤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种“务虚”倾向造成的恶果就是:“高考作文”成了一种脱离实际的考试专用文体,学生们苦心修炼的写作能力,也成了一出考场便难堪大用的“屠龙之技”。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要走的路还很长。
应对;鸡汤写作高考通过作文所要考察的,是涵盖考生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能力,而绝不仅是运用文字技巧的能力。社会需要更多宽广视野的综合型人才,高考作文命题的理念还没跟上社会需求。正因如此,我们才要为这些敢于在命题上突破,贴近现实的命题叫好,以期待高考作文命题理念脱胎换骨,更加亲近考生和社会现实。
2015年高考作文题目引人注目的新特点之一,就是出现了一些取材自微博的“真实事件类”题目,如重庆卷作文题《等待》,就取材自两年前的一条热门微博;而新课标全国一卷的材料作文题,则取材自014年一起“孩子举报父亲违法”的真实新闻事件。这种现象发出一个信号:高考作文正在变得更加贴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