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繁育;箭毒蛙有特殊的育幼行为 。雌雄的交配常发生在栖生于倒木上的凤梨科 植物附近,这不是箭毒蛙欣赏花的美丽,而是因为这些植物轮生的叶片构造出一个小“池塘”,为蛙卵提供了发育的场所。雌雄交配,雌蛙将卵产在积水处,卵一旦发育成蝌蚪,雌蛙便将蝌蚪从地面分别背到树上不同的有适量积水的凤梨科植物的“池塘”中(由于蝌蚪是肉食性的,两个蝌蚪在一起会自相残杀),并排下未受精的卵做为蝌蚪的食物。
毒性毒理;箭毒蛙的蛙毒物质能够破坏神经系统 的正常活动,其主要作用形式是:阻碍动物体内的离子交换,使神经细胞膜成为神经脉冲 的不良导体,这样神经中枢发出的指令,就不能正常到达组织器官,最终导致心脏停止跳动。不过,箭毒蛙的毒液只能通过人的血液起作用,如果不把手指划破,毒液至多只能引起手指皮疹 ,而不会致人死命。因此,印第安人 在捕捉箭毒蛙时,总是用树叶把手包卷起来以避免中毒。
印第安人很早以前,就利用箭毒蛙的毒汁去涂抹它们的箭头和标枪。他们用锋利的针把蛙刺死,然后放在火上烘,当蛙被烘热时,毒汁就从腺体中渗析出来。这时他们就拿箭在蛙体上来回摩擦,毒箭就制成。用一只箭毒蛙的毒汁,可以涂抹五十支镖、箭,用这样的毒箭去射野兽,可以使猎物立即死亡。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文明人”闯入箭毒蛙的世界并将它们作为宠物带到城市里。但是,箭毒蛙极其脆弱,对食物及生活环境的温、湿度亦要求严格,因此,它们一旦被带出雨林,就意味着末日的来临。箭毒蛙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威胁。
代表物种;箭毒蛙家族中兰宝石箭毒蛙具有非常高的毒性,它们绚丽的体色使潜在的掠食者远远避开。它们足部没有蹼边不能在水中游动,因此不会出现在水生环境中。
草莓箭毒蛙的毒素比其他箭毒蛙物种要小一些,但是草莓箭毒蛙的毒素会使伤口肿胀并有燃烧炙热的感觉。
箭毒蛙;黄金箭毒蛙则是箭毒蛙家族中毒性较强的一种,一只黄金箭毒蛙的毒素足以杀死十个成年人。
花箭毒蛙由于身上长有鲜艳的花纹而得名,是箭毒蛙科中最大的种类,能够长到2英寸(5.08厘米)长。这种蛙身上所显现出来的各种颜色和花纹是在南美东北部高地色彩班驳的生活环境中而形成的。
斑背毒蛙这种醒目红色或橙色皮肤的对潜在的捕食者而言是个危险的信号。这种蛙生活在南美亚马逊河盆地南部雨林地面的落叶堆上。
绿色箭毒蛙原产于美洲中部和南部,后在1932年为控制蚊子的数量而被引入了夏威夷的瓦胡岛。这种蛙将卵产在森林地面的落叶上。当卵孵化出来之后,雄蛙会将蝌蚪带入水中。由于栖息地的流失以及非法宠物交易,使得这种蛙种也登上了世界保育联合会濒危物种红色名单。]
保育现况;箭毒蛙各种的保育状况不一,像LC无危的草莓箭毒蛙,EN濒危的金色箭毒蛙和三色箭毒蛙,CR极危的红带箭毒蛙。(根据IUCN红色名录)
浙江首次截获活体箭毒蛙;2014年8月11日,浙江检验检疫局萧山邮办工作人员在对进境邮寄物进行查验时,从一件来自香港的邮包中查获4只活的蛙科动物,初步鉴定为箭毒蛙。据悉,此次为全国口岸首次截获活体箭毒蛙。
此次“偷渡”来的4只箭毒蛙,3只绿色,1只柠檬黄色,目前已被送往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种类鉴定。一经鉴定确定是濒危品种的话,会移交濒危办。
据了解,寄件人运送手法专业,将箭毒蛙分别装在4只塑料盒中,盒中铺设了含有水分的棉垫,并在邮包中放置了凝胶低温袋,创造适温潮湿的环境以确保青蛙在邮寄过程中能保持活力。他在面单的填写上也采用了虚假申报的手段,声明内容物为布公仔。而收件人是杭州余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