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不一;“理中客”往往能很好地阐释价值观。比如在李天一案、唐慧案以及夏案的大辩论中,理中客都能娴熟地利用正义、真实性、中立等大词自保或攻击。但也仅限于此,他们的潜台词是:个案无意义,只有他们的理、中、客才是中心。价值观对价值的挟持与“活埋”,就此完成。
“理中客”或许与其他人拥有同一个类型的价值观,但价值观的死活却体现在对价值的扬弃上。理中客对价值观的固守,最终让价值观成为一套花词、成为一套口活,他们的价值观早就死亡了。这也使得理中客在所谓“求真务实”的托辞下,沦为虚伪的人。
“理中客”的自傲与顽固,体现在他们自认为拥有最牢靠的价值观,比如求真。然而,真诚的理中客犯下了以价值观否定价值的错误,价值观构成了他们的认识障碍,也让他们无法自省与反思。